2020年第十三次集中学习资料

作者:李英 时间:2020-11-13 点击数:

时间:2020年11月3日下午

地点:教研楼224

人物:建工系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0年11月3日,建筑工程系党总支开展第十三次集中学习,建工系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由国艳与大家一同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结合10月30日学院组织的形式政策报告会内容,同志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心得体会展开交流。

由书记指出,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按照统一部署,坚持领导带头,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要认真研究提出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议,按时完成编制任务;要充分发挥职能、认真履职尽责;要扎实做好当前工作,认真谋划明年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果检验学习贯彻的成效。

通过交流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九个专题的核心要义,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想认知水平,提高四个意识,把学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砥砺前行。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


新华网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jpsxkj/index.html


2. 知识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重要名词速览

新华网链接:

http://www.news.cn/politics/xxjxs/2020-07/20/c_1126262945.htm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4】“九二共识”

   指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5】“三严三实”

   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6】“两学一做”

   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7】中央八项规定

   指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主要内容是: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8】四项基本原则

   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三步走”战略目标

   指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1】“三权”

   指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12】“四个意识”

   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3】“四个自信”

   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三会一课”

   指党支部应当组织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15】“四风”

   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6】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指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17】“四个服从”

   指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8】“两个维护”

   指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9】古田会议

   指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20】“三定”

   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规定。

   【21】“两不愁三保障”

   指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22】4类重点对象

   指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

   【23】“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4】“三去一降一补”

   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5】“两个巩固”

   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6】“三股势力”

   指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27】“四大考验”

   指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28】“四种危险”

   指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29】“七个有之”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已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 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

   【30】“窑洞之问”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同毛泽东谈话时说到,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能够跳出旧政权“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31】三大攻坚战

   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

   【32】延安整风运动

   指中国共产党自1942年春至1945年春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经过这个运动,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方向。因为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为延安,故称延安整风运动。

   【33】“三个区分开来”

   2016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 把握精髓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人民网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820/c40531-31829386.html

近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理论领航。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意愿上站稳立场、毫不动摇;在把握时代脉搏和应对风险挑战上旗帜鲜明、勇担重任;必须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穿透力、时代引领力。

了解历史背景 把握实践基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不断提升。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的推动下,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以其前沿性和颠覆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经济全球化遇到了动荡不居的新形势,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则加速了国际格局的变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事实判断。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为紧迫。

深入学习领会 读懂核心要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艰辛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敢于直面挑战,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指导思想也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指引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中不断回应实践呼声,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砥砺前行是贯穿著作理论和实践的一条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时代课题,总结开创性的实践经验,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深刻理解“两个大局”的战略思维,明确新征程的目标和路径,把握世界大势浩瀚前行的脉动,辩证看待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中国之治”的奇迹“密码”就蕴藏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中。要深入学习领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思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意识,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保持理论清醒和自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之治”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原创性成果,成为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掌握工作方法 提高能力本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斗争精神、坚持历史担当、坚持天下情怀、坚持终身学习,这几个方面贯通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实践探索、制度治理创新的各领域各环节,贯穿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管党治党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我们迈向新征程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本领。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帮助我们更加深入领会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进一步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锤炼品格、砥砺磨炼、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作者系天津大学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蒙ICP备13002903号-1